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救世主☆兲煞 发布于2022-8-21 15:46 403 次浏览 0 位用户参与讨论 [复制链接]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运河两岸度春秋!”在“杂技之乡”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大运河畔,杂技大世界景区“彭家班”的演员们唱着锣歌进行网络直播表演杂技。
            
pN2cIZHN2dD8ND8Z.jpg

            
            5月26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运河公园吴桥码头,吴桥杂技大世界工作人员进行网络直播。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当年,我们沿着运河耍把式,运河养活了我们这些杂技艺人。现在日子好了,我们杂技艺人把运河文化和非遗技艺传承下来,唱段锣歌,演段吴桥杂技,让大伙既能欣赏到大运河的美景,又能看吴桥杂技。”杂技大世界景区演员彭立新说起杂技和大运河,脸上满是自豪。
            
flC2agQPC9bu2qcR.jpg

            
            5月26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运河公园吴桥码头,吴桥杂技大世界工作人员进行网络直播。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吴桥县是著名的“杂技之乡”。吴桥杂技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大运河贯通后,带动沿河流域码头、城镇兴起。千百年来,吴桥杂技艺人乘船沿大运河北上南下表演卖艺,近代史上运河流域的大城市出现的著名艺人活动聚集区,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三不管”等杂技集散地,几乎都有吴桥人,吴桥杂技艺术得以在大运河水的哺育下传承发展,走向全国各地,并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F0H2BFte34e5ftFy.jpg

            
            这是5月25日拍摄的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运河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大运河吴桥段总长34.8公里。吴桥县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和杂技文化,打造了运河公园、冀鲁风情园、运河“五季”公园等特色文旅项目,从优化运河生态和促进乡村振兴着手,大力发展万亩红高粱、千亩金银花等特色农业项目,打造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推进大运河沿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在运河边采摘金银花,每天还可以收入近100块钱。”今年62岁的薛建良,是吴桥县桑园镇大第九村村民。之前以种地为生的他,如今将自家10亩地流转出去,还可以在家门口大运河边的农旅融合项目打工挣钱。
            
JmfWz3l89sSW9NwF.jpg

            
            这是5月26日拍摄的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运河“五季”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当地统筹产业、生态、交通、文化、旅游等功能,实施了大运河河道清理整治和堤顶路硬化等大运河治理修复提升工程,建成运河堤顶路和6条“鱼刺路”,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运河生态,持续优化大运河周边人居环境,加速贯通乡村发展道路设施,强化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现在俺村大变样了,村里建起了大运河民俗馆,出门就是运河公园,文化广场还放电影,环境美了,腰包鼓了,老百姓也乐呵了!”说起如今的生活,在运河边住了50多年的大第九村村民王立新颇有感触。
            
Vppn41aN69VZ901J.jpg

            
            5月25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张硕杂技艺术中心学员在吴桥县运河公园练习杂技。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记者:骆学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旅顺网 |网站地图|辽公网安备 21021202000322号

最美旅顺,旅顺生活门户网站 - 爱旅顺,爱这里。

侵权举报:本站所涉内容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18504231230 | 在线客服微信号:wg19880509

Copyright © 2022-2023 旅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辽ICP备2022005502号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